1、 一周行情回顾
本周股指处于高位震荡,上证A股在上周五大涨创出短期新高2145后本周在2110-2140间窄幅震荡,成交量也有所萎缩,周五大涨导致的获利了结在本周持续震荡中进行。
周一,在上周五欧美股市大涨的情况下国内A股高开,之后强势震荡,上证A股收盘小幅上涨0.3%,黄金、建材、工程机械、有色等周期板块依然表现较强。周二,因受中日争端影响,除船舶、军工等表现较强外,近期表现强劲的水泥、机械、券商、煤炭等周期股大幅回调,大盘低开低走,短期获利回吐,上证A股下跌0.7%。周三,受钓鱼岛事件升级影响,船舶、军工航天等板块再次表现强劲,而银行、电力等权重板块低迷,A股上下震荡,收盘小幅上涨。周四,尽管军工股再次表现强劲,但船舶、机械、水泥、有色等前期强势周期板块大幅回调依然打压股指,A股冲高回落,上证A股收盘下跌0.8%。周五,隔夜美联储推出QE3,美股创近5年新高,黄金、原油期货大涨,A股因此高开,但在军工股大幅回调的带动下股指冲高回落,不过之后在金融、地产等权重和机械、水泥、券商等周期板块有所复辟的带动下股指有所回升,上证A股收盘上涨0.6%。
2、 未来走势预计
总体上股指依然处于中短期震荡反弹,波段上涨,但中长期面临压力,继续下跌的态势中。当前经济基本面的预期改善(基建投资和维稳政策等)以及国外宽松政策,通胀预期等共同支撑了中短期股指的波段反弹,但国内政治形势及钓鱼岛事件等不稳定因素导致短期股指面临回调风险。
短期来看,本周上证A股如期出现震荡小幅回落,上周五的大涨未能持续,这主要是因经济基本面依然疲软,内外形势不稳,特别是钓鱼岛事件和国内十八大相关事件未确定有关。不过随着欧央行购债、美联储推出QE3,中国加大基建投资以及维稳政策等来看,内外宽松是较为确定的,这些对中短期行情有根本的支撑。因此最近几天股指依然面临形势不稳可能回调的风险,但中短期依然可能上涨,尽管中长期来看依然面临经济疲软和宽松边际效益递减的压力:
一是,短期国内外形势依然不稳。钓鱼岛事件以及十八大相关安排未有定论,导致政策预期不稳,整体面临外部形势风险。这与经济基本面无关。从短期来看,经济回升预期有所改善,这主要源于8月份经济数据中的房地产回升和货币供应回升。不过房地产的回升可能是短期的一两个月的,很难持续。但较差的进出口数据以及较好的货币数据,再加上基建投资的加大审批等使得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预期进一步,尤其是在欧美大规模宽松政策出台后,国内在十八大钱的维稳政策对短期股指是个根本性的推动。
二是,8月份CPI有所反弹,房地产价格也环比上涨,这些显然给货币政策的运用以较大的压力。目前对地产的放松预期应该无望,9月上旬的地产销售有所回落就说明了这点。此外,央行本周首次使用了28天逆回购,这显然表明央行短期内降准的概率很小,更不用说降息了。目前央行依然运用的是逆回购的手段,而且有将逆回购期限拉长的意图。这些均表明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在短期有限,而且效果也有限。
因此,短期可能维持资金净投放,但对市场影响有限,短期维稳的政策着眼点依然是基建投资。资金来源问题的解决还是来自于行政命令银行房贷,这从8月份新增贷款有所回升可以看出。
三是,短期外围市场已经大幅宽松,欧央行的购债和美联储的QE3均表明短期市场风险情绪依然处于上升之中,不管这种政策对经济效果如何,短期总是提升市场对经济的好转预期。不过,经过短期这些利多事件的出现,之前的利多预期实现将短期内可能使得市场承压有一定回调,但中短期风险资产的上涨趋势将不会改变。因此,中短期外部环境的宽松,风险情绪的上升将对国内股指有一定支撑。
因此股指短期面临内外形势不稳的压力,可能有所回调,但中短期反弹的趋势不变,回调后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不过,中长期来看,十八大之后,随着维稳政策和宽松预期过后,市场将重新面临经济疲软的压力,重新步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