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午,业内开始疯传一条消息:“北京会议确定,国家收储白糖50万吨,收储最高限价6550元/吨,往下竞拍,只允许糖厂交储。”之后广西,云南各大糖厂纷纷停止白糖销售,虽然第二批收储的传闻也出现过数次,这次的传闻也未得到有关部门的证实或否认,但是糖厂的行动说明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下午开盘郑糖,柳盘,昆盘各合约瞬间拉至涨停,这也更加证明传闻的可靠性。随后市场也出现一些关于财政部还未通过的传闻,但还是不能改变糖价上涨,8月16日各大集团大幅提高现货销售价格,现货价格由之前5670元上涨到5950-6000元,上涨幅度达到300元。
收储影响到底有多大?业内人士大多意见是:“如果按照传闻价格说是6550的话,这个封顶价说明是国家认可的价格,今年2月第一次收储的时候,那波行情盘面也涨上去了800个点,目前市场经历了长时间的下跌,且下跌幅度已经1000点以上,技术上也有反弹的需求,所以说文件出来的话,对市场刺激还是比较大的,会形成一波强烈的反弹。另外一个方面传说由于目前广西糖质量较差,可供交储的糖不够50万吨,那么收储会出现不能全部成交的可能性,这样就给现货价格有力的支撑,让现货价格始终保持在6000以上。而1301合约在现货带动下,也有大幅反弹的可能。”
首先收储的概率还是很大,因为国家早在2月份就已经确定了本榨季收储100万吨的计划,如今只是启动尚未完成的数量。那么我们重点讨论的还是收储对市场的影响,6550向下竞拍收储50万吨,个人认为收储的关键在于50万吨的数量,因为6550元的最高限价,离目前市场现货价格还有500-800的空间,那么如果采用竞拍的方式,那么我们可以确定是50万吨可以完全成交,而成交价格对市场是没有影响的,因为无论是6500元成交,还是5500元成交,只能反映竞拍厂家的利润多少。而拍卖数量无影响,那么再看收储完成50万后对供求的影响。
根据7月底全国销售数据来看,截止7月31日工业库存为287万吨,糖供应方面还有进口数量,根据Williams船报:上周有16.8万吨发船运往中国,港口还有21.8万吨,此前已经有94万吨左右的糖在7月和8月上旬发往中国,那么本榨季还有132万吨进口糖未到港,如果按市场之前传言其中有50万吨转港,那么我们预期7,8,9月将到港的进口数量为80万吨。可以得出截止7月31日到本榨季末市场可供应数量为287万+80万=367万吨,而食糖销售时间只有8月,9月两个月,月消费按120万吨计算,那么我们可以得出367万-销售240万-50万吨收储=77万吨。进入10月后北方甜菜糖就已经开榨,而下榨季在播种面积大幅扩大的情况下,预期产量在1400万吨左右,明年供应过剩的前提下,今年过剩的数量须在本年度消化,所以50万吨收储数量并不能改变本榨季末食糖过剩的局面。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收储实际不能改变本榨季白糖过剩的局面,所以对市场只存在心理上的影响。对现货价格的支撑也只是暂时性的,而目前市场对6550元收储价格过度反映的嫌疑。后期收储尘埃落定以后,市场还是将回到原有的下跌趋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