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接近十年来新低水平,房地产投资回到2009年低位水平,而CPI创29个月新低,PPI创31个月新低,建筑先行指标挖掘机销量同比、环比双降20%以上,而标志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用电量今年以来增速持续下降,且这一局势在6月份进一步恶化。虽然近期房地产成交有所好转,但6月份新的在建住宅楼面积同比下降了19%,相比之下,5月份的降幅为9%。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似乎也没有产生有效的影响,虽然6月份银行贷款大幅上升,达到人民币9,190亿元(5月份为7,930亿元)。但是能够驱动投资增长的中长期贷款数据则令人失望,6月份中长期贷款规模为1,630亿元,相比之下,5月份的数据为1,690亿元,这意味着企业仍然对启动新项目持谨慎态度。
微观方面,伴随着期货的下跌,现货钢价也加速下行。从上周一至今日,上海3级钢由4000下跌至3850元,61.5%铁矿石由133美元下跌至128美元,日照2级冶金焦炭由1670元跌至1560元。
本周国内板材龙头企业宝钢出台8月份价格政策,对热轧、冷轧等主流产品出厂价格再度下调200-300元/吨,反映出板材下游行业需求仍相当疲软。建筑钢材厂家在市场价格再探新低的情况下,本周对出厂价格进行下调的钢厂明显增加,且幅度较前期也明显加大。其中华东地区沙钢、永钢、中天等钢厂在7月上旬出厂价格下调20-50元/吨后,中旬出厂价格普遍大幅下调70-120元/吨,并对上旬合同价格追补50-70元/吨。随着钢厂竞相下调出厂价格以及加大优惠幅度,近期形成市场价格与钢厂价格轮番下跌的局面。考虑到目前市场价格与主导钢厂出厂价格存在较大幅度倒挂,后期钢厂价格仍面临较大的下调压力。
从钢厂生产情况来看,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6月份我国粗钢产量6021万吨,同比增长0.6%;6月份粗钢日均产量200.7万吨,较5月份环比增长1.61%。6月份粗钢日均产量为历史次新高水平,钢厂仍没有减产迹象。
库存情况来看,本周全国库存基本持平,上海建材库存出现小幅增仓,一方面,钢厂多数通过加大价格补贴力度的方式向市场转移库存;另一方面,下游用户却普遍推迟和减少采购,市场出货量持续回落,导致库存压力逐渐加大。
总体来看,目前钢材市场仍旧维持需求疲弱,供应过剩的格局,并且出现了期货跌,现货跌,原料跌,成本下降的循环,并且钢厂并未实质减产,只是减少原料采购,后期原料应仍有下跌空间。
操作上,由于矿价跌至120美元,将达到国产矿的成本平衡点,可能出现国产矿的大幅减产,对应3800元的交割价格,短期如果出现3800的价格,空头可以考虑减仓。如果出现钢厂大幅减产,国产矿的成本将失去作用,矿价仍会大幅下行(09年在钢厂减产20%的情况下,矿价跌至65美元)。按目前现货格局,价格维持阴跌可能性较大,而产量扩张冲动更大,反弹空间将十分有限,建议维持螺纹钢的空头配置,在经济整体好转情况下可以配置其他多头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