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
{C}1, {C}库存:
(1),LME库存25万吨,近期LME库存增加。
(2),美国COMEX库存5万吨。
(3),上海交易所库存15.5万吨。
(4),三地合计库存46万吨。
近期库存的变化趋势为LME库存在中国交仓的情况下库存出现增加,但是欧洲等地的库存并未增加,有减少的趋势。
国内库存近期出现增加,从跟踪的情况看,国产铜到货增加,而出货速度出现减少。
{C}2, {C}溢价和贸易
(1),目前欧洲报价在70-80.
(2),美国报价在5.25-6.5,计算下来是90-130.
(3),中国报价在70左右。
目前按照6.36的汇率70的溢价,现货进口亏损1700,远期按照6.36的汇率,110的长单价格进口亏损2000。
目前比价下,国内直接进口报关的数量减少,而进口主要以入保税为主。国内仓库进口铜入库也出现减少。
3,铜精矿加工费:
按照40/4计算,近月亏损600,远期按照长单63/6.3计算盈亏打平。目前市场上到中国的,虽然有报在30/3,但是成交都在40/4-45/4.5.
从5月份的铜精矿进口数据来看,还是创历史第二新高的进口量。虽然电铜直接进口亏损,但是铜精矿进口加工并未出现很大的亏损,如果加上一些副产品的利润的话,在盈利附近。因此我们认为铜产量再次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4, 升贴水:
{C}(1) {C},LME月差格局维持升水10元左右,近期LME注销仓单出现增加,再次挤升水的可能性增加。
(2),国内铜在进入7月之后的升水并未出现上升,即使价格相比前期下跌也未出现上升。
5,产量和贸易
5月份电铜产量48.4万吨,同比增加5%,连续第二个月产量缩小,其中3-4月份分别为51和49万吨。产量的下降,与4-5月份国内比价太低相关。
最新公布5月份电铜进口30.1万吨,这个数据和我们预测相差无几。同比增加106%,累计进口163.19万吨,累计同比80.27%。
值得注意的是电铜出口10.24万吨,这个应该是国内冶炼厂的交仓,还有部分电铜会在6月份的出口数据中体现出来。
5月份铜精矿进口66.7万吨,是去年11月份以来的历史第二高水平。在国内废铜紧张的情况下,冶炼厂增加了铜精矿的进口额度。
5月份废铜进口42万吨,数据比较适中,今年2月份以来进口分别为40,43,37以及42万吨。
从以上的情况看,我们认为电铜,国内产量后期还会将维持稳定的生产水平,在52万吨上下。
进口铜数量在后期我们认为会逐步出现下降。
消费方面,我们认为处于弱势中的恢复,电力方面的带动作用目前为止并未有效的体现出来。
后期影响国内价格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国内库存的消化速度,进口报关的铜是否能弥补国内消费增加的速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宏观上看,宽松政策的确定性和欧洲的不确定性依然是市场博弈主要矛盾。
我们对铜近期的看法以震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