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仍然感觉到外部环境对平衡表需求项目的影响正变得更加积极,同时更加相信经济衰退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这一外部情况助推了美国及海外的股票市场。美元指数仍处于下跌通道中。从基本面来看,情况较为混杂,上周市场为全球及美豆创纪录产量预期主导。然而,新作结转库存受到较低的期初库存以及较高的新作使用量的影响。上半新作年度美豆使用进度可能将远高于正常年份,原因在于南美豆供给的不足。而在下半新作年度,如果USDA南美作物产量预测是正常的话,那么美豆使用进度或会大幅下降,以保证充足的期转库存。
在第一份基于作物调查的报告中,USDA预测美豆产量为31.99亿蒲(接近平均预测的32.13亿蒲),收割面积为7676.7亿英亩(比6月报告高出22万英亩),单产为41.7蒲/英亩。USDA将美豆种植面积修改为7772.3万英亩,比6月报告的7748.3万英亩上调24万英亩。从历史来看,10月报告中还可能会有一次种植面积修改。41.7蒲/英亩的单产在8月报告中创了纪录。然而,自1973年以来的每10年中,当8月单产创下纪录时,1月最终单产高于或低于8月单产的机会是随机的(表1)。在自1973年以来的所有年份中,1月单产高于8月单产的概率为20/35。表1中显示了先前32年的情况,这其中的26年里,8月单产对比前一年的最终单产的趋势指出了本年度最终单产与前一年最终单产对比的趋势。然而,由于去年的单产为相对较低的39.6蒲/英亩,还不能肯定今年的最终单产一定会更加高。我们暂时使用的最终单产预测为43蒲/英亩(表2),并认为今年作物缓慢的生长抑制了8月单产预测。本周将展开作物田间巡查,不过它并不会预测大豆单产,它调查的是大豆的结荚数。这一巡查的结果或会给产量预测些许提示。
USDA上调了供需平衡表中美豆旧作的压榨和出口各500万蒲至16.65和12.65亿蒲,下调了残余用量1100万蒲。种子用量上调了100万蒲。旧作结转库存为1.1亿蒲。普查局报告显示6月大豆出口6050万蒲,去年同期6260万蒲,从9月到6月期间累计共出口11.785亿蒲,去年同期为10.661亿蒲。自6月底以来,普查局报告的报告要比周度检验报告累计高出3650万蒲,去年同期这一数值为3680万蒲。我们认为今年残余用量较低的原因与去年一样,是为了给压榨和出口转移更多的供给。NOPA报告显示7月会员压榨1.209亿蒲,远低于预期,这样全美压榨只有1.27亿蒲,去年同期为1.393亿蒲。随着报告的面世,我们将旧作的压榨降到了16.65亿蒲,将旧作的结转库存上调为1.4亿蒲。
USDA下调了新作的结转库存,从上个月的2.5亿蒲至2.1亿蒲,主要原因是由于7月公布的产量是32.6亿蒲,目前预测为31.99亿蒲。在一片争议声中,USDA下调了新作出口预测1000万蒲至12.65亿蒲。当前新作的出口销售高于去年同期56.5%,达到了我们预测的13亿蒲的30%。USDA也下调了新作压榨1000万蒲至12.65亿蒲,但本年度的使用量,尤其是豆油预计会大幅上涨。如果我们将USDA8月报告数据代入我们的平衡表预测,那么结转库存会是1.93亿蒲。但是,我们使用了33.01亿蒲的产量预测,这是根据8月报告中的收割面积和43蒲/英亩的单产而来的,这样我们的结转库存为2.95亿蒲(表2)。非干旱年份趋势单产为43.9蒲/英亩,那么产量会达到33.7亿蒲,但是我们认为创纪录的种植面积会使得一些低产土地进入生产,所以我们单产用了43蒲/英亩的数字。
USDA预测09-1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42亿吨之多,超过去年的2.1062亿吨,但我们要知道占49.2%的南美作物还没有播种。USDA预计巴西收割面积将增加1.4%(可能有些保守),阿根廷则将增加12.5%。全球平衡表显示期末库存只有部分反弹,这是今年反常的低库存使用比导致的(表3)。年度平衡表对于大豆实际上“一年两季”的特点反映的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看图2——即使美国大豆产量预测创纪录的高,也难以改变美国、巴西及阿根廷总供给连续三个年度下降的局面。南美供应的不足给美豆09-19上半年度的使用带来了压力(无论是压榨还是出口),这将导致
有消息称上周阿根廷议会下院通过了将总统设定出口税权力延长一年的议案,虽然这还需要上院通过,但如果通过了,阿根廷的农民将非常失望,因为他们一直在为降低35%出口税而努力。减税的失败将延缓阿根廷的大豆出口,相对美国,这对巴西更有利。
预计中国在本年度以及下年度占据全球大豆进口额的一半以上。预测中国大豆产量略微下降,但在2008-09年度建立的庞大储备可能影响进口量,至少按照USDA的说法是这样。但这个说法是非常不确定的。中国每周出售50万吨储备豆(只有2万吨成交),价格刚好高于市价,这就限制了反弹的幅度,同时也没有导致储备的降低。这部分储备也从本质上表现出,全球大豆库存从美国转移到了中国。如果远期中国不准备增加大豆储备,可能导致出口额下降数字超过USDA预测的100万吨。然而,中国已预订647.4万吨美豆新作,比去年同期的403.6万吨高出60%。(其余目的地订购量比去年高出51%)
上周,随着8月合约到期,旧作大豆价格相对新作下滑。9月豆的疲软显示出,旧作供给或许不像统计数字所反映的那样紧张。11月豆在上周达到1066.5美分的新高点,转而下跌并击穿前期盘整位置,回补了982美分处的缺口,并到达了更低的点。我们认为价格可能重新到达960美分的水平,上周五价格已几乎在那儿。下一个关键支撑位,7月低点的881.25美分,我们预计这个支撑位不会被穿透。当美国的供给因素利空,南美供给的减少很可能导致9月1日综合供给的下降,这是美豆在2009/10年度初使用进度的一个积极因素。这可能在收割期继续给价格提供良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