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至4月,CBOT大豆在南美减产的刺激下,演绎了一波牛市行情。但进入5月,行情,开始变得疲弱了起来。最不可思议的一点的是CBOT大豆的牛市在接近历史第2高位上,压榨利润居然达到了历史最大的亏损。美盘7月对应内盘9月,压榨利润亏损400元/吨。美盘11月对应内盘1月的压榨亏损也达到了-192元/吨。这也历史最高的亏损应该是要引起重视的了。发展的结果有两个,继续上涨,内盘领涨或者转向暴跌,从而导致压榨利润回归。但是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5,6,7月中国的到港量巨大,可以说是不缺货的。国内大豆结转库存的低点在4月份已经出现。
从美国大豆供求平衡表的角度考虑,USDA5月给出的库存消费比为4.4%,是历史最低的库存。但是,有两点,USDA的数据需要修正。1是12/13年度,美国大豆的播种面积7390万英亩,是被低估了的,因为大豆在播种期间对玉米的比价迅速回归了,和冬小麦收割之后,部分面积由于利润的吸引回播种大豆,所以用7600的面积比较合适。 2是美豆的出口需求可能会更高,南美总共减少超过2000万吨,美豆出口需求增加517万吨,这样的出口需求估计应该算是偏低的了。2009年那波同样的减产,美豆的出口增加了588万吨,那还是在中国进口量为4200万吨的时候。综合看来,使用5%左右的库存消费比是比较合适的。如果考虑美元因素的话,美豆7月1512,基本上已经和2008年的1600美分差不多了。所以,目前的价格基本已经包含了这样低的库存消费比了。
未来价格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12/13年度,美国大豆的单产。如果这期间,天气出问题的话,那么在极低的库存消费比下,价格还将继续大幅上涨。但如果天气一切正常,那么美豆很有可能已经进入了震荡筑顶的过程。对于,豆类的价格,我们不必过于乐观,因为内盘并不缺。留给美豆继续上涨的时间并不多了,多空之间的博弈也越来越激烈,生长期间的天气,将会成为决定行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