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内外盘棉花期现市场表现疲弱,同步震荡下挫,ICE期棉连续第五个交易日收跌,而郑棉主力1209合约则跌穿60日均线支撑位。下游消费的悲观预期主导了市场。
据USDA公布的3月最新供需报告显示,全球11/12年度消费量将仅有2367.2万吨,较10/11年度2493.2万吨的消费量相比下降百余万吨。此外这是USDA自去年5月以来,连续第七次下调全球消费量预估值,市场预期纺织形势不仅未有好转,而是进一步恶化。这一情况同时反映在对全球期末库存预估数据的上调上,经过最新数据调整,全球库存消费比已达到了自01/02年度以来的最高点,市场一片看空之声。
此外,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印度出口政策近期几经周折,最终被市场定性为利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方向起到了引导作用。最初印度政府禁止了包括所有已登记未装船的棉花出口,这一消息一经公布,立即提振了市场情绪,美棉近月合约一度涨停。从数据上看,市场普遍认为将有50万吨左右的进口需求将转向包括美棉在内的其他市场,对全球棉花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就在这一消息公布不久,印度国内棉商以及轧花厂便对出口毁约将导致棉商在全球信用度下降问题发出了抗议,同时印度政府这一举措也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各国棉协的反对,印度政府对此首先做出的反映是对3月4日前清关的棉花允许出口,此后仍维持出口禁令,市场由于有所预期,因此对这一消息反映相对平淡,当日期价的下跌也主要是市场对于USDA报告利空的反映。
然而此后不久,工商部长又进一步表示将出口禁令放开,也就是一切回到出口禁令签发之前的水平,如果不经此一波三折,市场或许对印度出口情况并不敏感,然而在将全世界注意力引至这一问题之上后,情况则完全不同。印度出口量将达到210万吨,远高于此前预估140万吨的这一情况,目前被理解为对全球供给压力的进一步加剧,这也引发了期棉进一步的承压下跌。受此影响,ICE近远月合约均跌破90美分这一重要心理关口,而郑棉也同时受到国内关于进口数量上升、市场供应量增加的利空预期影响而大幅下跌。
当然,郑棉下跌的因素相对较为复杂,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两点之外,目前以及未来我们所应考虑的重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收储结束之后,在9月新年度开始之前,支撑期现价格的人为底线不复存在,价格对供需反应的人为扭曲能否得到合理回归?现在纺企多选择进口棉而非地产棉进行加工,而地产棉初步估计至少仍有70万吨以上库存,后期这部分库存如难以消化,对价格变动会有怎样的影响?2、进口棉目前在港口大量积压,主要是由于国家迟迟不发放进口配额,使得这部分可供量在港口始终无法清关,而3-9月是进口配额发放周期,剩余的150万吨滑准税配额一旦发放,目前本已充斥着低价进口棉的国内市场会否进一步受到冲击?3、下游需求目前出现了调研情况和机构公布数据相互矛盾的情况,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需求仍然极度疲弱,而调研则多反映开工率较去年第四季度及本年度头两个月出现明显好转,下游的消费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混沌投资 刘淼
20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