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豆粕市场现货价格较节前上涨,主要原因在于春节长假期间美豆触底反弹,周内油厂普遍进行了补涨,且涨势较迅猛,但由于缺少成交的配合,现货价格的上涨势头逐渐减弱,并在节日长假行情中断、指引不足的情况下而跟随美盘的指引,价格出现小幅的涨跌调整。下面对近期影响豆粕现货市场的主要因素加以简单分析:
国内方面,未来需求的增长将会对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正月是历年来豆粕消费的淡季,因春节前饲料企业以及贸易商的备货量均较大,库存可使用到农历二月份前后,因此正月补库的情况较少发生。但今年的市场现状比较特殊,年前需求方补库较谨慎,采购量也较往年少,目前多数企业库存水平较低,甚至出现断货情况,所以补库需求在即,这就对现货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因而今年豆粕有望跳出传统消费淡季的格局,硬性的需求也将使市场购销逐渐回暖,因而近期现货价格的抗跌性较强。另外油厂因对未来需求抱有良好的预期,其挺价信心较足,因此价格下跌空间受限。
国际方面,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数据下调,同时大豆需求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支撑了大豆价格。IGC预计2011/12年度全球大豆贸易将增长3.9%,达到9490万吨,其中巴西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5700万吨,比上年增长8.8%。IGC预计2011/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564亿吨,比早先的预测低了0.8%。由于国际机构下调大豆产量、上调大豆类国际贸易量预期,从而提振大豆价格,在大豆期价上涨的带动下,包括豆粕在内的其他豆类产品价格也将得到支撑。因对进口大豆的依附程度较高,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也将受到成本方面的提振,因而从中远期来看豆粕价格有走强的趋势,但近期市场的变化仍有赖于南美天气以及经济情况等因素。
近期市场的走势仍受南美天气情况影响较大。据气象机构称,本周四阿根廷北部地区有零星阵雨和雷阵雨,雨量3-19毫米,气温28-33摄氏度。周五天气大多干燥,周六及周日有零星阵雨和雷阵雨。周五气温高于正常水平,周六及周日气温接近至高于正常水平。本周阿根廷中部主要种植区出现降雨,有利于处于鼓粒期的大豆作物,而南部地区作物则仍需要更多的降水。虽然部分地区出现降雨缓解了减产忧虑,但产量降低似乎已无法避免,因而对美豆价格形成支撑。但南美究竟减产到怎样的程度,后期天气如何以及对美豆起到多大的支撑作用还有待观察。
总部位于汉堡的油籽刊物《油世界》周二将阿根廷以及巴西2012年大豆产量预估共计下调400万吨,因两国主要种植地区出现干旱。其下调2012年巴西大豆产量预估至7000万吨,1月24日预估为7200万吨,12月预估为7280万吨。将阿根廷2012年大豆产量预估由1月24日预估的4850万吨下修至4650万吨,12月预估为5200万吨。如果实际产量符合该预估值,那么美豆将受到提振,从而令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得到鼓舞。
整体来看,4-5月份之后国内豆粕现货市场走强的可能性较大,但近期市场将以弱势震荡为主。因宏观经济形势不是十分乐观,将使市场的风险情绪上升,对市场人气形成一定的打压,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的忧虑增加,而欧洲的形势依然雾里看花;另外南美天气情况难以确定,市场对南美可能出现的大豆减产的忧虑,对豆类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的走势有一定影响,但近期天气的不确定性将增加期货市场的波动,从而令国内豆粕现货市场随之震荡。而从国内方面看,豆粕下游消费在春节后是相对偏淡的季度,市场也相对较弱,因而在国内需求全面展开之前,近期现货市场料跟随美豆而呈震荡调整之势,但国内市场的抗跌性要强于外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