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线性总产能在432万吨,2011年没有新增产能,而2012年四季度之后则有75万吨左右的新增产能。因此从2011-2012年三季度来看,国内新增供应量为零。
2011年1-11月,LLDPE总产量为373.1万吨,同比增长19%,平均月度产量为33.9万吨,开工率达到94%。从2011年7月份开始,LLDPE的生产陷入亏损,并且不断加大,到12月底,按CFR日本的石脑油即时价格折算,每吨LLDPE亏损近1000元,亏损幅度达到10%。然而同样作为塑料品种的HDPE和LDPE,比LLDPE价格高出1500元/吨以上,因此综合下来,塑料板块依旧处于盈亏线之上,作为炼化一体化的国内石化厂,减产动能不大。
进口量方面,1-11月LLDPE进口量为224.5万吨,同比增长0.6%。从2011年的进口盈亏情况看,基本上全年处于亏损状态,幅度在0-1000元不等。而2010年基本上进口也处于倒挂之中,但2010年的LLDPE进口量比2009年增长12.6%。2011年进口量之所以没有比2010年大幅增长,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相对于期货主力合约,2011年的进口保值利润是亏损或者略有盈利,而2010年下半年的进口保值利润率平均达到了8%。
综合来看,2011年1-11月LLDPE供应量为597.6万吨,同比2010年增加11.3%。
然而,从跟踪的20加社会库存来看,截止2011年12月20日,LLDPE库存为24.3万吨,相比于5月24日的35.5万吨,下降了31.5%。
在LLDPE供应增加11.3%的情况下,社会库存还减少了31.5%。显然2011年消费同比是大幅扩大的。
从统计局的数据看,2011年1-11月塑料薄膜累计产量为762.9万吨,同比增长11.9,农膜累计产量为139.9万吨,同比增长20.5%。
因此,从数值上看,塑料下游消费似乎表现强劲。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各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而薄膜行业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速,可能跟塑料薄膜尤其是农膜属于刚性需求有关。
另外,据了解回料在下游工厂的用量中,占比达到30%左右。一般认为回料和新料的价差在2000元左右合理,如果低于1000的价差,则下游工厂会采用新料弃用回料。2011年下半年以来,塑料新料价格在9200左右波动,而回料价格由于缺乏弹性,一直维持在8200-8300。因此回料的替代应该是今年塑料社会库存下降的主要因素。如果10%的回料被新料替代,新料消费就会增长14%。
由于明年上半年国内新增产能为零,进口量由于保值利润率的下降难以再大幅增加,而回料的替代在继续,因此,1月份之后,塑料的社会库存还将继续下降。而回料8000多的价格,也给塑料现货价格提供了支撑。
郑灿锋
2012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