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国家将在2012年1月份增发20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的消息刺激,nybot棉花期货价格应声而起,从87美分在短短5个交易日就窜升到96美分附近。盘面进口利润大幅缩小1200元/吨。目前进口对5月盘面利润在2400-2500元/吨水平,其中期现价查在1200-1400元/吨,实际对现货的进口成本在1000-1200水平。表面上这样的进口利润对纺织企业的吸引力已经大大降低了,但由于印度等低价棉对美棉的大幅贴水,实际的进口棉竞争力仍然巨大。
现在已然进入2012年,之前提到的200万吨配额的消息仍然迟迟没有看到,其中89.4万吨的1%关税配额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余下的110万吨滑准税配额则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内棉花现货由nybot定价还是由dce定价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再回顾一下平衡表:
假设一 |
假设二 |
|
产量 |
740 |
740 |
消费 |
720 |
720 |
进口 |
220 |
330 |
国储 |
350 |
350 |
结转盈余 |
-110 |
0 |
产量我们都按照740来算基本上上下误差在20万吨以内,消费按照比较悲观的60万吨/月来计算,合下来一年在720万吨水平,如果按照纺企开工率在7-8成折算,这数据也比较客观。其中假设一是进口配额新发仅89.4万吨计算(按照90万吨粗算),假设二则按照200万吨配额完全发放计算。截至到2011年底本年度实际进口大致在100万吨左右,新发90万吨外加延期部分配额,总进口量可能在220万吨左右。同时国储按照当前进度,截至3月底可能收储数量在350万吨,这样计算下来本年度在不考虑期初库存量的结转库存量为-110万吨,即使国储实际收购量不到350,只要超过250万吨(当前已经达到220万吨以上),国内棉花的结余量就是负的。这是假设一的情况。假设二的情况则是200万吨的配额发足。按照同样的平衡表计算,如果国储收储达到350万吨,则当年供求刚好平衡,当然国储收储数量在300-350之间可能性较大,所以如果假设二前提下,年度节余的可能性偏大。结论是200万吨勉强够,还得看具体消费,但是如果不到200万吨肯定不够。
面对当前较大的内外价差,未来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是往国产棉靠拢还是向进口棉低头,完全取决于这200w吨配额的落实。假设一成立,则现货会由于人造的短缺而上行,最后价格上涨至国储心理价位,国储出面抛储或者增发配额。假设二成立,则国内上行压力减弱,外盘受到进口买盘拉动(全球实际可供采购的棉花数量并不多,其中美国仅剩40-50万吨,且质量堪忧)而上涨,内外价差缩小。
混沌投资:周震霖
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