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下旬以来,由于国内特殊的市场环境以及政府部门调控手段的诱导,大豆价格始终维持横向整理走势。一方面,国内供应矛盾日益加剧,不断支撑市场价格。另一方面,政府手中握有大量政策性临储库存,调节大豆价格,从而导致市场继续处于涨跌两难的境地。不过,进入8月份,国外市场形势发生一定转变,天气炒作的升温筑高了CBOT大豆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临储大豆的拍卖压力,并有利的促进了成交跟进。总的来说,预计8月份的国内市场将是政策与天气交织的格局,而外盘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临储大豆的成交结果,从而引导当前市场价格。
本周三,由安徽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举行的第三批临时大豆存储拍卖会如期展开,尽管实际成交情况仍不理想,但与之前两周全部流拍的尴尬遭遇相比已有不小突破。据了解,本次临储大豆共计划销售50.21万吨,但实际成交仅为0.49万吨,成交率为0.98%。其中,内蒙古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大豆10.14万吨,实际成交0.43万吨,成交价格3750元/吨。黑龙江计划销售临储大豆30.01万吨,实际成交0.06万吨,成交价格3790元/吨。吉林继续全部流拍。目前来看,经过连续三周的拍卖,政府短期释放临储库存的意愿已经十分坚决,而始终坚持3750元/吨的拍卖价格也表明了政府的“挺价”态度。期间,市场心理经历了一个从抵触到逐渐接受的过程。众所周知,目前国产大豆的供应量已经基本见底,很难再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以黑龙江油厂为例,7月份以来大豆收购量持续下滑,至今仅能维持十几吨上下。而绝大部分油厂原料库存严重趋紧,即使勉强开机也只能维持半个月左右。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厂方将不得不考虑使用临储大豆进行生产。事实上从周三的拍卖来看,临储大豆价格仍很难被国内厂商普遍接受,但破天荒的成交显然表明个别买家的态度已经开始动摇。有人认为国家将以每周定量的方式继续拍卖临储大豆,如果属实那么在随后的拍卖中料成交量将逐渐有所放大,同时在政府继续坚持起拍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交越多也越为当前市场价格提供支撑甚至提振。
目前,市场中除了中国临储大豆拍卖聚焦所有关注之外,国内外天气状况也逐渐成为市场的炒作热点。据了解,目前美国大豆正值关键结荚的初期,因此容易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而随着高温带向美国中西部中心地带移动,将使本周美国的天气变得更为炎热和干燥。有分析师表示,天气潜在的威胁将继续支撑新豆期价回升,不利天气状况的出现将使8月12日美国农业部的月度供需数据存在下调风险。而短期市场在基本面偏向利多的情况下,期货盘面仍然易涨难跌。根据福斯通公司预计今年大豆产量为32.47亿蒲式耳,平均单产为42.4蒲式耳/英亩。美农业部7月报告中产量、单产数据分别为32.6亿蒲式耳和42.6蒲式耳/英亩。相比之下,与国外天气恰好相反,从上周开始,黑龙江省各地的天气以晴天为主调。降雨时间明显减少,即便是降雨也多为短时阵性降雨。随着光照的增多,气温也开始攀升,30℃以上的高温天气频频出现,基本恢复了正常状态。目前,黑龙江大豆正处于开花结荚期,高温对土壤的墒情以及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对减轻前期低温阴雨给农作物生长带来的损失大有帮助。预计,如果这种天气能够持续到9月份,将在很大程度上使黑龙江大豆修复之前因降水偏多所造成的损伤,并降低减产幅度。
混沌投资 吴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