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以来,黑龙江部分地区大豆收购价格有所回落,显示市场购销形势进一步转弱,也终于在强势运行了将近一个月时间之后拉开了回调的序幕。周末期间产区市场延续稳中略微偏弱的趋势,但在之前基础上继续下调的幅度并不是很大,近期累计跌幅在40-80元/吨不等。但市场交易状态不佳,主要受价格跌影响,省内粮商收购趋于谨慎,导致市场购销气氛更为清淡。一方面,粮商普遍反映近期市场走货压力增加,且购销无利可图。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还贷日期将至,导致一部分人的惜售心理有所松动,这使得贸易商开始不急于大量收购,从而转为观望心理。总体来说,近期外盘再次进入弱势震荡格局,令市场利空气氛加重,同时国内供需矛盾被激化,导致大豆价格出现阶段性回调。
据了解,跌幅比较显著的地区主要包括绥化、黑河以及哈尔滨等地,其中绥化地区跌幅最大,达到60-80元/吨。黑河局部价格小幅回调40-60元/吨。而哈尔滨地区价格下跌并不明显,但部分地区粮点大量停收,导致市场无价无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尽管自新粮上市以来黑龙江大豆价格高企,但缺乏市场需求的配合,多数粮食主体纷纷表示,以当前大豆价格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同时黑龙江大豆价格缺乏优势,以市场销售价格为例,南方销区市场中安徽产新豆价格普遍在4400元/吨上下,而黑龙江大豆却至少在4600元/吨以上,在需求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另外,目前国内进口大豆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也是限制国产大豆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沿海油粕价格分别处于9300及3050元/吨附近。但黑龙江价格仍居于10000及3200元/吨附近,导致油厂在竞争中完全处于下风,甚至使得外省油粕倒流入黑龙江,从而逐渐逼迫产区油厂停收停产。
进入本周以来,各地大豆价格再次进入企稳走势当中,之前两天部分产区价格出现小幅回落,但市场反应不大,尽管一部分农民因还贷出售意愿有所增强,但惜售心理在目前产区仍然占主导地位,这也限制了大豆价格的回落空间。不过市场购销气氛仍无起色。就产区市场情况来看,据了解绝大部分粮商都存在滞销的现象,这严重影响其入市收购的信心及热情,同时尽管部分地区农民因急于还贷惜售心理松动,但目前看来对产区整体价格的动摇幅度比较有限。总体来说,对于黑龙江大豆市场,当前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进则受需求不力抑制,退则受供应不足支撑。
本周美盘继续呈现弱势震荡走势,反映出目前市场的现状,缺乏比较明确的指引方向。美国农业部公布最新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止10月23日当周,美豆收割率为80%,之前一周为69%,去年同期为91%,收割已进入尾声阶段。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报告同时显示,截止到10月20日当周,美豆出口检验量为4115万蒲式耳,而前一周为4513.8万蒲式耳,去年同期大豆出口检验量为7175.4万蒲式耳,出口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此外,由于近期基本面比较平静,而欧洲经济环境比较动荡,这使得经济因素继续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将于今日召开的欧盟财长峰会将对近期欧洲经济环境产生指导作用,不过对于峰会所产生的结论市场看法不宜,且未必能带来改善欧元区经济的实质性作用,因此到目前为止投资者仍持十分谨慎的心态,等待会议结果。总体来说,外部市场局面动荡,国内供需格局僵持,再加上国内政策面又没有新的动向,因此市场整体上均处在浓厚的观望气氛之下,预计在没有重量级的消息出现之前,市场这种僵持状态很难改变,而国内大豆价格将继续维持平稳运行为主,区间震荡为辅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