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观点:
目前处于大宗商品结构性牛市的第二阶段:
一,牛市预计将继续持续
中国商品的消费密度预计将下降,但是仍高于十年平均水平,铜的消费密度从2010年的1.33下降到2015年的1.11(千吨/十亿美元),仍高于十年的平均1.08。
消费密度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牛市的终结,预计大宗商品的牛市维持到2013年,即使考虑到中国消费水平的降低。
二,消费周期
70年代商品牛市收到了日本工业化的推动,而目前收到中国以及新兴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
持续的城镇化,可观的资本回报率以及当前的人口机构(生产者人数大于消费者人数)都意味着搞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于此同时,人民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对商品提供支持。
三,对铜消费的分析
建筑行业(占了铜消费的18%)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值房支撑,尤其是2011-2012年。
中国城镇化的过程有待进一步提高,住房改善需求旺盛。
电力行业(占铜消费的28%),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1.7万亿,比十一五增长40%,南方电网5000万投资,整体电网投资增速可望达到8%的增长。总体来说,预计电力行业用铜可保持5%的增长。
家电行业(占16%),城市房屋开工数量有望增长15-20%,推动家电消费,同时,农村市场增长潜力巨大,1-2年内进入快速普及期。
四,整体的铜需求
2011-2012铜需求增长预计可达到7.4%的增长,2013有所放缓,但是仍高于5%。考虑到废铜利用后,2011-2012的增长为5.5%以及5.4%。2013之后仍维持4%的高增长。
北京中色再生金属 翟昕:
电力电缆行业对铜的消费占了铜消费总量的60-86%。
线缆行业主要通过赚取加工费的模式获利,签订销售合同时,一般以铜采购价格加上一定比例的作为销售价格,客户采用阶段性付款模式:2-5-2-1,先付20%预付款,产品交货支付50%,产品安装完成后20%,余下10%作为质量保证金在质保期满了之后支付。
世界铜矿供应未来趋势和前景展望 ICSG:
一, 铜矿供给占了所有铜供给的2/3(主要是考虑废铜等铜资源)。
二, 中国
1, 中国消费超过8百万吨铜用于最终消费,因此未来中国消费是铜矿最应该考虑的因素。
2, 2010年中国消费电铜740万吨,而其余国家为1190万吨,中国占了38.3%。
3, 铜矿产量和贸易
2000-2010,几乎所有矿山产量在增加,2010年矿山产量创历史新高,超过1600万吨。
在此期间矿山产能利用率下降,过去10年,产能增长比产量增长更快导致目前矿山产能利用率为80%。
三,2011年新铜矿产能的发展
2014年可能有52个新矿投产,带来364万吨铜产能。其中2011年仅为9.6万吨,2012年46.2万吨,带2014年增加236万吨。
2014年后冶炼商迎来好消息,52家新建矿山将增加250万吨铜精矿和110万吨湿法铜冶炼产能。
2008-2009的信用危机使得187万吨铜(产能计划)推迟到2011年以后。
中金岭南:
铅,受到含银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铅精矿金属产量增幅超过20%。
虽然中国近期在铅酸蓄电池方面的整改,严重影响了对铅的消费,但是由于2009-2010年为基数的汽车消费较大,替换电池以及新车产量对电池的需求,缓冲了全行业环保整顿而导致需求下降的影响。
锌以及矿受到价格往下以及成本支撑使得产量增速放缓。受到中国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以及汽车的高位产量,使得国内锌的显性库存下降10万吨,同时LME库存在Q3也出现了下降,这得益于中国以及全球精炼锌的表观消费高于产量2个点。
但是随着经济数据的变差,特别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收缩到50以下,对铅锌需求构成重要压力,尽管铅锌价格会受到成本的支撑,但是下行风险依然增大。
全球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可能构成铅锌价格的重大压制。
经济周期导致系统性风险。事体要素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而金融要素仅暂时影响经济增长。
债券市场是全球的避险市场,美国债券利率的走低预示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美元流向。
高通胀,低增长环境下的大宗商品的高涨与经济形势恶化相关,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将出现明显的下降,并伴随着股价的下跌。
建议:后期企业做好对库存的保值。
JP:
主要观点,全球资金成本为负,会持续支撑商品在高价运行。
未来几年2011-2013,铜价最高在10000。
开会的总体感觉,国外投行以及一些国内大的投资机构从长期来看,继续看涨铜价,或者认为铜价将在高位运行。
但是国内一些企业认为目前国内资金压力增加,同时,国内的调控政策,以及国外的经济下行风险,将导致对金属需求的减弱,价格下行风险增加。
混沌投资 税鹏辉
20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