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多的人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及随后发生的金融海啸之所以爆发的原因归结于美国的次级债、美国的金融监管脆弱,美国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甚至破产等原因,这些直接导致了美元崩盘论。而后,随着美国政府斥巨资救市,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又普遍认为,超额货币发行必然导致疯狂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因此美元逃过了2008年的这一劫,难逃2009年彻底崩盘的大劫。总之,2008年虽然错了,那有可能是美国政府在捣鬼,而美国政府之所以让2008年的美元走强,是因为美国要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装进去,为美元未来的崩盘买单。总之,市场普遍认为美元没有未来,其结果必是彻底崩盘,变成废纸。
这是多么可怕的未来!而这逻辑的起点似乎又非常的符合传统经济学理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元怎么可能在危机扩大时大幅度走强呢?!即使走强也是假的,短暂的,非理性的。虽然这些理由,或者推理,非常符合逻辑.但是市场往往跟我们,尤其是大众惯有的思维方式反着走.而2008年,这次百年难遇的几融危机已经告诉我们,不能轻易跟随所谓大牌,所谓传统.真理往往是反传统的,而且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近2周欧元的强劲反弹更是加强了市场大部分人看空美元的信心,大肆渲染的评论更是层出不穷.但我们在经历了这次金融风暴后要仔细反思,美元崩溃真的有这么简单吗?我们不妨冷静的思考几个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是缘于美国次级债吗?
首先我们从时间点观察。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时间是在2007年3月,当时全球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著名市场分析师都认为这是一次局部危机,顶多牵连到少数购买次级债的国家和金融机构。当时坐立不安的一定是中国央行,因为他们买了全世界最大份额的两房债券——3000多亿。而在美国政府宣布收购两房,确保这些可能变为废纸的债券能够全部兑现之后,这一危机基本消停了。虽然当时也有一些学者提醒国际社会,美国的次级债之后还有银行违约危机,信用卡危机等,但没有人想到会有全面的流动性紧缺以及后来的全球金融海啸——许多金融机构面临倒闭。实际上,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巨额亏损并导致破产后才爆发的,而这个时间点已经到了2008年6月。因此说,全球金融危机跟次级债,跟两房有关系,但关系不大。
再从国际虚拟金融市场的涨跌周期观察。我们都知道,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后,全球股市,黄金市,原油,外汇市场上的非美货币等都在继续暴涨,也可以说,虚拟金融市场一片繁荣;欧元什么时候见顶?2008年4月和7月;黄金什么时候见顶?2008年3月;原油什么时候见顶?2008年;全球股市大幅度下跌的起点也在这个时候。这些剧烈的市场波动与美国次级债危机暴露的时间点差的很远。甚至可以说,美国次级债危机已经被政府搪过去了,全球金融危机才爆发。说次级债危机有“蝴蝶效应”,牵连到全球的金融机构,从周期上看,不合拍,缺乏共振关系。
据雷曼兄弟前总裁披露的数据证明了该行全部资产中美国次级债只占百分之一,所谓垃圾债券所占比重更低。因此说,雷曼是被美国次级债拖垮的很难说服人。有趣的是,中国央行持有美国两房债券的数量全球第一,比欧美的银行高很多,为什么中国能够“岿然不动”呢?显然,那些出问题的金融机构的问题资产不是次级债。虽然各家银行不可能公布自己的问题资产,但中信泰富和香港汇丰等金融机构告诉了我们,它们在澳元上做反了,而且仅仅是一个货币做反就几乎濒临破产?由此我门可以联想到雷曼兄弟公司,它们宣布出现巨大流动性危机的时间点恰恰在日元暴涨之后.而且全球众多金融机构在过去8年中投入了数千亿美元并结合杠杆操作,竭力得做空日元并放空美元,以致所谓息差交易等携带式交易模式风行,高息货币狂涨,日元美元狂跌。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与携带式交易相关,即过多的日元借款通过携带式交易买了美国的拉级债。由于事情败露,大规模平仓突然发生,这才有可能是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突然出问题的原因。而雷曼之所以破产,日元的携带式交易肯定是导火索。
那么美元与日元的暴涨是什么关系呢?息差交易它们是难兄难弟,全球的流动性泛滥它们则是始作俑者,由于全球的流动性泛滥直接局部经济过热,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金融市场疯狂,由此才有了金融危机。具体的逻辑推理过程是这样的:长期以来,美国借拥有世界货币的地位的优势而狂印钞票,日本则在10年多的时间实行“以邻为壑”的近零利率政策,这两个经济和金融大国带头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肆无忌惮地向全球市场输入流动性,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失衡和流动性泛滥;在外汇市场上,流动性泛滥的直接后果是息差交易模式流行,日元在6年的时间里对高息货币下跌了一半以上,市场在2007年6月之前堆积了极大数量的非日元头寸;客观地说,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有些突然,市场主力资金为了自救,在日元空头被迫大规模平仓之后又借美国政府收购两房之举而将主攻的对象放在了美元身上,结果导致2007年8月后石油黄金非美货币的疯狂浪(大趋势行情中的最后一浪)。在这一浪中,石油涨到147,黄金涨到1000,英镑突破2。最值得细说的是欧元。在全球金融危机开始露出端倪之后,市场并没有立即做空美元,而是“顺理成章”地继续攻击美元,将已经失衡的世界货币体系推向极端。为什么市场能够在美元下跌7年之后继续大肆地做空美元?经济危机是一个借口,欧元想取代美元的野心被市场利用才是实质,我们可以看2007年9月到2008年7月的图表,在日元暴涨时欧日跌的不多,而且还在2008年6月回到了历史高位,欧元兑美元则在2008年两次触及1.6000。一旦突破,美元将很有可能崩盘.
就在市场绝大多数人都对美元彻底地失去信心之后,金融海啸发生,美元指数的筑底行情也刚好走完了8个月,沟底形成了,右侧沟壁的急拉行情即将开始。而这个时候非常多的投资者包括大型金融机构仍然按照传统思维继续堆积非美仓位,空声一片。结果在7月下旬美元突然大幅度反弹时措手不及,更多的人则是在欧元英镑澳元大幅度下跌时不断地过早地抢反弹,结果都折在“沟壁”的半截。毫无疑问,正是由于太多的金融机构再次看反趋势,全球市场巨大的流动性一下子跌入非美暴跌的流动性陷阱,这场金融危机才愈演愈烈。于是出现这样的“反规律”行情,越是金融危机严重,流动性越紧缺,市场不得不大量平掉非美仓位,股票仓位,同时金融机构都捂紧了钱包,相互之间极不信任;而市场被平掉的非美仓位所获得的美元只是前期美元借款的半数不到,于是不得不更多地抛售股票,抛售非美仓位——包括石油。这才导致日元和美元暴涨,非美货币包括石油暴跌。
混沌投资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