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新usda的产量预估,中国本年度664万吨,消费1023万吨,进口294万吨。这个产量从其它各方的产量预估来看都是达不到的,主要是为了满足usda自身平衡表连续性的需要,中国的产量统计局和中储棉的数据基本都在600万吨上下,我用这个数字比较客观些,至于有些人叫的550万吨目前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依据。消费基本上1020万吨是在去年基础上有6%的下调,从当前下游的纱布出货情况看,今年要完成1000万吨以上的消费有一定难度,刚结束的广交会实际成交,纺织品成交额虽然增长5%左右,但由于普遍都有提价行为,所以实际量是持平到缩小的。且成交的短单占了9成,非棉制品成交多。所以暂时消费我们预计在去年基础上下调10%,大概在980万吨。这样这样理论就有380万吨的缺口,再刨掉挤压结转库存(主要是年度初国储抛售的部分)60-80万吨。中国进口需求应该在300万吨。
再来看进口情况,usda的进口预计已经下调到300万吨以下,就目前我们能统计到的美棉签约量在109万吨(包括皮马棉),历史美棉的进口比例大致在总进口量的40%-45%左右,如果按照已采购的109万吨美国棉花计算,总的理论总进口量应该在250-270之间。如此来看基本上我们仍有30-50万吨的理论缺口。
即使消费比我们想象的更糟糕,这理论的30-50万吨的缺口被下降的消费,略高于预计的产量所抹平,但上个年度末的行情很明确的说明了年度末结转库存几乎是没有的,国储库存也都在去年抛完了,目前内外倒挂仍然在3000以上的背景下,无论是国储还是用棉企业补库是不现实的。仅仅是刚好满足需求的供应是经受不住任何一点需求好转变化的,所以即使一点点紧张的格局就能放大缺口的作用,内外倒挂的格局也导致国储如果需要补库只能在国内新棉下市之后,对新棉价格也形成了支撑。
综上:个人认为,即使需求不佳,棉花价格在第三季度仍然有所期待。
混沌投资 周震霖
20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