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豆粕现货市场震荡下行。据大豆网的统计,截至3月30日,全国CP43豆粕平均销售价格为均价3135元(单位:吨,下同),较上周同期下调31元。其中产区油厂CP43豆粕报价均价为3097元;全国主要销区市场销售均价为3185元/吨,均较上周同期下调31元。而黑龙江地区主流报价维持在2900-2970元之间,吉林、辽宁等地主要油脂企业主流成交区间在3000-3040元,华北、山东地区主要油脂企业主流成交区间在3000-3100元,江浙、福建及两广地区成交价格基本集中在3080-3150元之间。而目前油厂库存及销售压力普遍较大,为刺激出货,市场上“高报低走”的现象十分普遍。
首先,迫于压力国内油厂或面临集中停产。根据我们了解,目前国内南方沿海地区主要油厂库存及销售压力都比较严峻。虽然,很多企业手里未执行合同的数量已十分庞大,但由于目前合同执行的并不顺利,油厂豆粕还是出现了积压,很多企业已处于“胀库、停产”的边缘。据我们了解,目前广东地区主要油厂仅隶属于益海集团的两家企业,东莞富之源和深圳南天油脂维持开机,其余油厂都已停产。其中植之元南沙工厂22日开始停机、新塘工厂28日开始停机,东莞中谷计划25-30日停机,东莞中纺27日开始停机,东莞卡尔吉、统一嘉吉28日均已停机,湛江中纺28日停机,阳江嘉吉28日晚上也已停机。预计月底或清明节左右,沿海多地油厂将出现集中停产,这对当地价格或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不过,由于目前市场中上游流通环节库存水平较高,短时间内出现供不应求的可能性不大,故对价格的上推能力比较有限。
其次,国家进口关税调整传言可能影响市场。近期消息面再次出现新的传言,这很可能也是导致棉花等部分农产品期货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市场传言称,国家将对部分农产品进出口、生产加工等产业相关税率进行调整。其中将对棉花免征进口关税,将食糖的进口关税从目前的15%下调到10%。对玉米、大豆及油脂同样免征进口关税,并调降农产品、部分食品及相关加工行业的增值税3-5个百分点。另外,将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下调到6%。上述举措有利于生产企业降低进口成本,从而抑制国内相关品种的价格走势,对市场不利。根据我们粗略计算,进口大豆进口成本将因进口关税减免3%而降低120-130元左右,在考虑到对油脂加工企业增值税下调3-5个百分点所节省的开支,将导致豆粕出成本下降100-150元左右。
另外北半球种植意向以及南美最终产量如何依然值得保持关注。近期市场对31日晚USDA将公布的种植意向报告关注度很高,可能对近期走势产生一定影响。据昨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美国农户将减少大豆种植面积,但仍有可能成为历史第三高水平,且若播种推迟迫使农户弃种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可能进一步增加。在受访的12个分析机构中,大豆种植面积预估区间从7500-7850万英亩不等,预估中值为7687.0万英亩。较2010年减少53.4万英亩。对市场轻微利多。
而分析机构对巴西大豆产量的预估数据继续调整。日前《油世界》表示,如果未来两周降雨持续,当前对于巴西2011年大豆作物的产量预估将再被调降100万吨。在巴西大豆作物即将收割的这段极易遭到损害期间,频繁的降雨导致人们担忧该国作物可能遭到损失。《油世界》称,目前对于今年巴西大豆作物的产量预估仍为7050万吨,高于2010年的6860万吨。如果未来两周高于正常水平的降雨给作物带来额外损害,那么将考虑调降产量预估50-100万吨。不过,巴西国内咨询机构Agroconsult则表示,该国2010/11年度大豆作物产量料为7270万吨左右,高于该机构2月做出的7200万吨预估。虽然该机构同样担忧巴西中西部大豆作物带的强降雨将导致作物产量预估减少,但最南方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和帕拉纳州优异表现有助于抵消降幅。
综上所述,在成本因素的支撑下,价格抗跌性依然较强。而油厂库存及销售压力沉重,也令粕市大幅上涨十分困难。预计短期现货市场仍将以窄幅震荡走势为主,多空僵持将令粕价涨跌两难,市场亟待信息的指引。对于中长期走势我们认为偏多的概率依然占优,主要原因在于对终端需求将稳步恢复、北半球大豆生长期可能重现“天气市”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