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矿石国际会议:
2010年全球铁矿石需求情况:
1、2010年,全球生铁产量10.3亿吨,折合铁矿石需求16亿吨,比2009年同期增长14.4%,增长幅度为最近几年来最高的一年。其中欧盟铁矿石需求同比增长高达30.8%,日本需求同比增长达到22.9%,北美需求同比增长42%,中国全年增长则仅为8%,表明2010年推动全球铁矿石需求大幅反弹的重心,来自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中国铁矿石需求占全世界比重由2009年的60.5%下降到2010年的57%。
2、铁矿石定价模式发生转变:
2010年行业的最大变数来自与铁矿石价格机制由传统的以年度为限的长期协议价格向以指数为参考的贴近现货市场的季度定价机制的转变。季度定价模式实行之后,10年二季度的铁矿石价格较一季度几乎翻倍,而下半年协议价也都保持了高位运行。对于铁矿石进口依赖度较高的中国钢铁工业,协议矿价的上涨大大提高了行业成本。国产矿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但短时间内进一步取代外矿的空间有限。而海外投资作为另一项降低外矿依赖度的手段,在10年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的钢企都争相出海以寻求对铁矿石的控制。但这两项措施短期内都难以扭转我国对外矿高度依赖的局面。
3、中国铁矿石需求预计将增长
目前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将2011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提高至1000万套,同比增加72.4%。考虑到保障住房和扩大消费的经济发展方针,预计2011年国内市场粗钢需求总量将比2010年增加4000万到5000万吨。2011年中国钢产量估计应达到6.7亿吨以上。基于2011年整个钢铁产业的产能及产量持续增加的基本判断,2011年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自然会增长7%左右。
总结:2010年,随着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的陆续恢复,全球钢铁企业的开工率正逐步回升,全球铁矿石需求得到了大幅增长,铁矿石价格同样得到了大幅上涨。2010年长期合同铁矿石定价方式,由原来的年度定价转变为以指数价格为基准的季度定价,运行了40多年的铁矿石谈判年度定价机制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从近期铁矿石市场来看,2月以后国内矿价大幅下跌,累计跌幅达到160元/吨,3月下旬逐渐趋于平稳。外盘报价也持续下跌,在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后,铁矿石外盘报价更是加速下跌,到月底市场逐步企稳。目前63.5%印度粉矿报价为171美元/吨(CIF),较上月末大幅下跌21美元/吨。近期钢厂采购积极性不高,国内矿库存下降到两周左右,一些前期停采的中小钢厂开始少量补库,而选厂和贸易商考虑到手中持有资源成本较高,不愿意亏本销售,发货积极性有所降低,市场成交量较少。在国内钢厂没有明显减停产状况下,矿价预计将在目前维持持稳,考虑到螺纹钢成品库存持续减少,可以认为需求在逐步释放,而价格的高度,则将决定于市场对于房地产调控的忧虑何时缓解,以及保障房合适大面积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