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期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供应方面,由于钢材价格从10年7月起的连续上涨,以及矿价采取前季度定价策略,使得全国钢厂大多处于盈利水平,日照等成本较低企业每吨更有600-700的盈利空间,造成供应量不断放大。据中钢协最新发布的旬报数据,2月中旬,全国粗钢日产量达181.4万吨,远高于1月的170.3万吨,而2月下旬的粗钢产量可能达到190万吨以上。需求方面,由于今年春节时间较早,绝对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造成节后需求放量不足,加上连续出台的加息、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市场心态更为谨慎,需求也大幅萎缩。贸易环节,由于钢材贸易商维持低利润的结构,造成钢贸商多数以钢材作为融资手段,在融资成本较低时,将资金投入地产等高利润环节。在价格下跌、成交不畅以及货币政策突然收紧的情况下,钢贸商变现冲动加剧,造成市场出现倒挂结构。
二、 成本:国内方面10年4季度矿石长协价格为130-140美元,对应国内生产成本4200-4300元,而钢厂前期大量囤矿,也使得目前钢厂利润较高。对应140美元的矿价,低位成本大约在4200元,而170美金的2季度价格,成本在4500元附近。而由于日照能吸收国内低品位矿的优势,使得日照成为全国成本最低钢厂,普遍比其余钢厂低100-200元。所以对应2季度的矿价170(fob),以及290美金的焦煤价格,除非现货矿低于长协,那么4500元将成为行业的盈亏平衡点。
三、 未来走势:短期来看,由于钢厂前期低价矿消化完毕,钢厂利润将大幅缩窄,价格短期或将筑底乃至小幅反弹。中期来看,需求仍是影响最大的因素。除非出现长时间亏损,供应短期将无法减少,如果需求无有效释放,价格下行空间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