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2—13日到广西柳州对甘蔗的情况和糖厂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了批发市场市场、糖厂和贸易商,到甘蔗地实地了解情况,对甘蔗的生长和新植,以及去年年底冻害的影响做了重点调查。
一、冻害影响
从各种机构灾后调研的情况来看,可以明显感觉到受灾甘蔗蔗叶大部分发白,且低洼地段呈现连片状,有效绿叶已经较霜冻前明显减少,受灾严重的甘蔗生长点出现发黑死亡的现象,甘蔗内部生长点以下几节呈水煮熟状,带有明显酒味。虽然霜冻灾害后各地糖厂测量的甘蔗糖份在短期内下降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因为甘蔗生长点、叶片的死亡,侧芽萌发,蔗株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甘蔗糖分的积累会逐渐停止,蔗糖分将会快速的水解,甚至开始转化,一旦灾后气温升高,霜冻对蔗糖分的影响会逐渐凸显,对产糖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导致蔗汁酸度和胶体物质增加,将会造成原料蔗品质降低,从而加大糖厂煮糖炼糖的难度,降低产糖率,即使在榨蔗量不变的情况下仍然会导致减产。
重点走访了农垦柳兴的蔗区,在丘陵地带洼地里面的甘蔗叶子基本都黄了,虽然已经过了一个多月,糖厂抓紧砍收冻害甘蔗,但是目前还是不少还在地里。在坡地上的甘蔗情况较好,基本没有受到冻害的影响,叶子还是绿色的。
二、糖厂的生产情况
由于冻害的影响,柳州糖厂的出糖率都在11.5%左右,比去年同期要偏低1个百分点,这样不仅导致产量的下降,同时也提高了糖厂的生产成本,所以凤山为代表的柳州地区的糖厂销售非常不积极,囤糖待涨。
但是从广西全区数据看,截至1月底,广西已开榨糖厂103家,全区累计入榨甘蔗3240万吨,产混合糖382万吨,产糖率11.79%,累计销糖179万吨,产销率46.86%。 与上榨季同期相比,开榨糖厂同比增加1家,累计入榨甘蔗同比减少299万吨,产混合糖同比减少59万吨。混合产糖率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累计销糖同比减少36万吨,产销率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
从整体数据看,出糖率达到11.8%,考虑去年同期干旱导致出糖率异常偏高的影响,广西正常出糖率应该是为12.2%—12.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
三、广西本榨季产量预估
在柳州从批发市场和贸易商以及糖厂反馈的信息看,他们评估的产量非常低,今年广西只能产糖590-620万吨,这与他们所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单看柳州的情况应该是非常严峻的,但是综合南边糖厂的情况分析,如果不考虑后期大量留种的影响,今年广西的产量应该在650—680万吨。
四、后期糖价走势分析
如果按照广西产量650—680万吨预估,那要比桂林会议上预估的760万吨少80—110万吨,在综合甜菜糖以及云南、湛江等其他蔗区的情况,全国产量会比桂林会议预测值少120—150万吨,即1050—1080万吨,取一个中间保守值1070万吨计算。考虑高糖价的影响全国的食糖消费量大约为1350—1400万吨,取一个中间值1370万吨计算消费量。那全国将会有300万吨的供需缺口。
目前国储可供调控的原糖储备全榨季计算应该最多只有200万吨,已经拍卖了60万吨国储糖,考虑今年还有50万吨民营配额进口,那今年国储后面至少要买100万吨原糖,再拍卖200万吨精炼糖,这对于目前国储的贸易能力以及国内糖厂的精炼能力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基于以上产量判断,后期糖价还将维持高位,但是目前原糖远期进口还有利润,再加上原糖走势扑朔迷离,目前又是国内消费淡季和库存峰值,近期要大幅走高也有一定难度,可能要到三月以后广西糖厂开始大规模收榨,全国产量确定以后,糖价才会重拾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