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两张图分别是全球和美国的库存消费比历史图,其中美国的库存消费比是按照09年6月底USDA公布的最新的种植面积预测乘以153.4蒲式耳/英亩的预计单产计算得出的。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全球还是美国的玉米库存消费比都处于近年来区间的中位。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到半个世纪内来看,目前的库存消费比属于历史上的底部区域。全球来看16%的库存消费比也仅仅略高于70年代那时候12%的绝对低点,而美国11.3%的预计数据也比06/07年的低点还低。而对应的价格走势则呈现另外一种表现,CBOT玉米价格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下跌了120个美分左右,下跌幅度达到25%。
玉米突破300美分这一牛熊分界岭是在2006年9月,当时从260美分在4-5个月时间内直接拉升到400美分以上,当时对应的库存消费比是11.6%。06年之后三年的平均库存消费比为12.5%,而在USDA在报告中意外的大幅增加玉米面积的情况下,库存消费比仍然只有11.3%,与此同时全球的库存消费比也仅仅比06年的低点15%略高而已。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当前玉米供求依然处在一个微妙的紧平衡状态,天气的因素依然会在收割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行情产生重要作用。如果11.6%的美国国内库存消费比能对应350-420美分的玉米价格的话,那345美分的12月玉米价格对应11.3%的库存消费比已经较低,进入价值投资区间。如果天气出现问题导致单产下降,则:
不同单产下的库存消费比 |
||||
单产 |
产量 |
库存 |
库存消费比 |
预期价格 |
150 |
3052.20 |
293.72 |
9.26% |
450 |
152 |
3092.89 |
334.41 |
10.54% |
400 |
153.4 |
3121.38 |
359.53 |
11.33% |
350-380 |
156 |
3174.28 |
415.80 |
13.11% |
330 |
158 |
3214.98 |
456.50 |
14.39% |
300 |
160 |
3255.68 |
497.20 |
15.67% |
280 |
以上表格是我们做的一个不同单产下的库存消费比模型,玉米消费出口用的是USDA6月份供需报告中的数据。按照我们自己的评估,除非单产最终预期在158蒲式耳/英亩以上,才有可能有效回落到300美分以下,所以从概率上来说,如果12月份玉米在短期内非理性的下跌到300-330美分区间,将很有投资价值。
混沌投资 周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