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糖业经济30人高峰论坛在广西北海举行,会议对中国糖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国际国内市场形势、宏观经济环境和形势、食糖价格走势、宏观调控建议等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马占平:091/0榨季榨季的特点:一是产量延续食糖生产周期规律。由于干旱影响,导致全国食糖产量减产,对国内产销形势产生了严重影响。二是价格涨得比较高。榨季初价格为4250,到现在涨到6000多,总体上处于高价位。今年价格总的水平为5000左右,比上榨季高1600-1700左右。三是减产较多,由于国家加强了储备投放,增加进口,基本保障了国内供应。供应基本上比较平稳。四是食糖价格高,制糖企业保持正常盈利,农民收入总体增加。五是感觉在高糖价背景下,今年消费量可能有所减少。对于淀粉糖的增加,个人认为是行业发展引起的。对于高倍甜蜜素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重视。10/11榨季看法:一、产量。榨季才刚开始,要到11月会议才比较好评估,现在产量比较难说。二、进口。国际市场价格将保持高价位运行。注意糖价过高后,控制通货膨胀也存在一定问题。人人认为国内糖价在今年基础上会有所上涨,但幅度不会太大。
云南糖协理事长邓毅:2010/11榨季是新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也面临着新形势。大家注意到,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国际糖市新情况的出现,导致国际市场糖价出现了大幅波动。我国连续两个榨季出现减产,所以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
1、目前我国糖业面临几个转变:一是市场化,在原来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完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经营团队。二是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化转变。三是小企业向规模化转变。四是从过去单一生产食糖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变。五是从小工业向大工业转变。六是从生产到流通的转变。
2、真正影响糖业发展方向和总量变化的还是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土地资源稀缺,可轮种面积有限;二是甘蔗比价不高;三是劳动力资源下降,种植成本上升,劳力资源的下降包括总量不足和质量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后富于劳动力转移、种植甘蔗劳动强度偏大造成的。目前,云南的砍工支出已经到了80元/吨左右,高的已经接近90元/吨,而且劳力数量不足了。德宏州的部分地区为解决季节性砍运劳力不足开始从缅甸招临时砍工了;四是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对糖料生长影响巨大,国际市场包括国内糖价出现大幅波动,主要还是灾害影响导致的。例如去年印度产量估产变动大,糖价波动也大。
3、几点对策:一是需要通过高产创建工作来稳定产业的发展。保证重要农产品的供应,做好粮油棉糖工作。二是科技兴糖,努力把灾害预警、防范工作做好。三是推广机械化,尽可能降低劳动强度。
4、未来发展趋势:一是集约化。二是规模化。三是机械化。四是品种系列化。五是中国食糖消费仍将立足国内生产为主,适当增加国际进口为辅。
总体而言,中国糖业步入了一个转折阶段,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取得更大成就。
广东糖协理事长刘汉德:
1、09/10榨季是食糖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一是生产成本的转折点;二是国内糖价的转折点;三是甘蔗价格的转折点。
2、消费量弱于预期
在榨季初时我们原预计食糖消费量会到达1400万吨,但是目前看到不了。主要原因是可供糖源不够,消费量跟不上。糖价上来后也不容易下去,个人认为下榨季糖价会处于高位运行。
3、如何实现我国食糖产业稳定发展
一是今后食糖价格必须要保持相对高位,保持农民种蔗的积极性。二是保证食糖消费需求,今后我国食糖要以甘蔗糖为主,甜菜糖为辅或甜菜糖为主,甘蔗糖为辅,适当发展玉米糖。三是农业水利发展。四是糖业出路在于机械化。五是观念要更新,要从上到下都要更新。六是储备库要保持充足。
三、对食糖周期研究要有更全面地考虑
今后食糖周期不一定是按原先轨迹走,更多的是跟国际形势、储备容量走,因此对今后对食糖周期研究要有更全面地考虑。
中糖世纪副总经理潘毅:
1、从货币角度看商品市场,核心在于货币流动性
从02年到现在,整个商品价格上涨,核心在于货币流动性。中国经济货币化率快速上涨,充分反映了货币流动性的结果。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如果继续保持M2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经济是危险的。过多的流动性可能在短期内冲击市场价格。另外,他还从政府换届、外部因素角度阐述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对新榨季产量的预估增产100万吨左右
目前判断产量只能从种植面积和调研来分析,北方三个主产区扩种比较多,北方甜菜糖有可能达到90万吨,增幅较多。而个人预计10/11榨季广西食糖产量将从710万吨增加到750万吨,云南增产到200万吨,明年全国食糖产量总体上增产100万吨左右。
3、对于09/10榨季的食糖消费认为是略减的
一是高糖价,二是替代品问题。由于缺口的减少,明年我国食糖供求关系将比本榨季有所改善。国内食糖的供不应求将需要进口糖增加,但并不意味着我国食糖价格会一直保持上涨。
4、下榨季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是糖厂成本增加。二是明年我国食糖供求是有缺口的,这部分需要通过国际糖来弥补。目前基金持有重仓,国际糖价易涨难跌。三是明年通胀预期。四是糖价上升周期。
5、下榨季市场看法
个人认为:即便下榨季产量持平或减少,即使外盘到30美分,对市场的心理影响没有去年大。考虑到我国货币政策将会影响到商品市场走势,考虑到糖价虽然进入到牛市后期但并不意味着就走入熊市。
对于下榨季食糖市场,个人持乐观谨慎的态度。国内食糖消费保持增长趋势,我国市场将长期面临供不足销,糖价是否持续上涨,更多地要考虑政策和国际因素。
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信息管理处副处长谢良俊:国储糖对市场运行的影响:一是对我国食糖市场的长期趋势影响有限;二是国储糖的投放与食糖增产预期因素叠加时,国储糖投放会主导某一年度的食糖市场价格的走势和节奏;三是国储糖投放及收储数量对食糖市场价格运行的幅度具有很大影响。对调控的建议:一是促进保护生产为主,调控价格为辅;二是尊重市场趋势;三是早规划,早准备,勤出手,慎出拳;四是均衡安排出库、加工、投放进度;五是量力而为,避免调控目标倒逼。
总结:这次会议上没有太多的实质内容,华商做为国储的代言人,似乎受利益的驱使,对目前的高糖价没有太多的调控意愿。对于下榨季的产量目前还有一定分歧,主要是广西甘蔗单产和出糖率不好确定,但是比较多数的人认为全国总产量应该在1100万吨左右,比去年1070万吨略增。
由于流动性的因素,糖市集结了大量的预期通胀的资金,再加上目前农民种植成本的提高,后期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糖价时代。从长期趋势来看,以后国内供需有缺口,需要进口补充。但是国内受精炼能力的压力,精炼糖厂扩产受环保控制等问题存在瓶颈。
混沌投资 刘晓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