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
国际市场近1个月以来,已从超跌反弹,进入到“消化”和“整合”阶段。主要表现为正面数据对美国股市没有太大向上的推动,而市场对负面因素有较大下跌反应。前一周世界银行降低世界GDP 成长估算后股市的反应,上周市场对消费者信心指数和非农就业人数的反应,都说明这一点。市场已不像在“松口气”反弹中,只关注流动性的增加和经济复苏“绿芽”向好的转变。目前“整合”阶段中,市场更关注经济复苏是否在继续、能否持久、盈利状况是否能支持反弹后股市的预期。反弹中,市场多见喜;整合中,市场多见忧。
主盘
上周市场收月线。美元几乎创下今年单月对欧元英镑的最大跌幅,随后反弹;欧系货币、商品货币、息差交易货币板块本月虽然表现不俗,但最终没有形成有效突破。市场仍然没有摆脱宽幅震荡的局面。
究其原因,基本面争执不清最关键:全球经济肯定已经筑底,中国美国将走在世界前面,此点,市场已经形成共识。但是,经济复苏对美元是好是坏,市场没有明确答案。原因是,经济回暖即可能刺激风险偏好,导致美元日元全面下跌;而若美国数据大幅度改善,也可能暗示美国经济明显地好于其他非美经济体而对美元形成强劲支持。因此市场还在等;除了经济的基本面困惑,还有所谓世界储备货币危机的疑惑,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在六月的每一天几乎天天都在研究“去美元化”(在双边贸易中不使用美元)的具体措施,中国俄罗斯在六月又重提建立超主权货币提议等——尽管大多数专家都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这些被媒体天天炒作的消息不断地提醒着市场,美元可能被中国抛弃。比如上周末,中国央行网站重提可以用“SDR”逐渐取代美元,结果美元立即下跌,而昨天周小川不得不出来安抚市场,说中国不可能突然改变外汇储备政策。总之,基本面混沌,美元地位也混沌,市场目前很难找到美元上涨的真正理由,但也不敢大肆地抛售美元——非美货币能够替代美元吗?谁又知道中国俄罗斯是说说而已,还是真想从“敲打”(阻吓美国货币政策当局,别使美元人为走软)变为真干!
基本面分析有时候就是“厘不清”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如关于美元的历史及未来地位问题,可能将长久争论下去。但是,美元近期不会大幅度下跌。
非美货币已经在重要阻力位徘徊数周。虽然上升通道依旧提供支撑。但大周期均线仍呈下压式形态。在结合目前基本面混沌的情况下,非美货币在此构筑平台,或者向下调整,收敛均线的可能性较大。
上周标准普尔警告称,除非英国政府采取激烈手段来解决日益上升的养老金服务成本、社会保障成本以及沉重的医疗负担,否则该国国债规模在未来40年内将达到现有水平的4倍,占该国GDP的比例自50%增长至200%或更多。标普曾于上月将英国国债定为“负面前景”,明确发出可能将英国国债降级的信号,但一直没有下文,因此最近市场憧憬的都是英国经济前景在好转。此次警告再一次为英镑敲响警钟。如果英国注意减少财政赤字,将意味着英国每位纳税人必须交出2万英镑。标普表示,除非英国和领先的西方国家采取行动来抑制赤字增长,否则其拥有的高等级主权债券新评级将会不保。可以预见,起码在今年,英国不可能减少财政赤字,由于英国政府为抗击金融危机的影响仍需大笔地投入财政资金,而经济仅仅处在微弱复苏的情况下,因此财政收入不会明显增加,英国的日子很难过。一方面政府将大举增税弥补社保缺口并将经济置于危险境地,另一方面英国难以像标普所建议的那样采取激烈手段重建财政平衡。因此,英国将是西方世界经济体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英国未来失去最高债券评级几乎不可避免。
基本面不好,技术上仍将逞强。如果非美货币在此调整,英镑将首当其冲最弱。
交叉盘
从基本面与技术面来看,非美货币短期内很难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而美元兑日元在96附近仍无法形成有效突破。如果技术性向下破位,交叉盘将会成为近期回调的主流。
(混沌投资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