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原油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有:美元大幅升值,宏观经济数据大多低于预期以及汽油库存的增加。其中,作为原油第二大消费国的中国7月份原油进口大幅下滑,对原油也构成利空。6月份中国原油进口达创纪录的2227万吨,同比增加34%,但随之而来的7月份,骤然下降到1900万吨,作为原油消费第二大国,这一数据对本已疲弱的原油走势形成进一步打压。
未来两年原油需求上调,发展中国家贡献最大
尽管EIA和IEA上调了未来两年的原油需求,但短期内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尤其中国)的担忧,成为了原油从高位回调的持续因素。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的原油日需求量将增加157万桶,至8,591万桶,增幅为1.9%;发展中国家原油需求的增幅最大。
能源情报署在报告中上调了对中国原油需求量增幅的预期。预计中国2010年的原油日均需求量将达到897万桶,较上年增加65万桶,增幅为7.8%;这较能源情报署7月份时的预期高出0.9%。
能源情报署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2010年的原油需求量预计将下降0.2%。只有美国的原油消费量预计会有显著增加,美国2010年和2011年的原油日消费量预计都将增加15万桶左右。全球2011年的原油日消费量预计将增加151万桶,至8,742万桶,增幅为1.8%。这较7月份时的预期高出13万桶。
中国2011年的原油日需求量预计将增加56万桶,达到953万桶,增幅为6.2%。这较7月份时的预期高出约9万桶。
全球第三季度的原油日需求量预计将较上年同期增加144万桶至8,600万桶,增幅为1.7%。
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汽油库存持续处于高位,但远期升水幅度逐渐缩小
美国原油商业库存连续三周大幅减少,其中有两周幅度都在200万桶以上,但汽油库存却在增加,处于同期高位。
但与前期相比,原油的月间价差大幅缩小,10月相对于9月升水为0.35美元,显示现货供应并非大量过剩,而库欣库存最近两周也累计减少80万桶(或2%)。
全球浮动原油存储量持续下降
根据船运机构ICAP的统计,截止8月6日当周全球浮动原油存储量降至3300万桶,比截止7月29日当周4300万桶的浮动原油存储量大幅减少1000万桶。该机构的统计数据包括伊朗在内的全球超大型油轮原油存储数量。
IEA分析认为,6月至7月间,浮动原油减少的数量为4000至4500万桶,抵消了陆上原油库存的增加。如果将浮动原油与陆上原油库存作为整体分析,6-7月间的库存是减少的。
综合来看,原油的基本面并非单向偏空,而最近的走势更多受汇率及宏观经济数据的影响,NYMEX原油10月合约从8月初的高位下跌至今,幅度已近10%,而且已经接近74美元的重要支撑位,在宏观面没有出现严重问题的条件下,再次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一旦有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出现,很可能形成反转。
混沌投资 李享
20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