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观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联合钢铁网董事长罗冰生:今年国内钢铁生产供大于求,钢铁价格有下行压力。且今年末明年初,钢铁业将面临严峻困难,要大力推进钢铁企业改革和推进兼并重组。今年国内粗钢可供应资源量达5.79亿吨,考虑到库存增加3,000万吨左右,国内市场实际消费预计达5.49亿吨,同比增长18%左右。受严重供大于求的影响,钢铁价格有下行压力,可能迫使部分企业停产或半停产。今年粗钢净出口全年料达120万吨,预计2010年国内钢铁需求将保持稳定势头增长,因受益经济好转,且中国钢铁市场的外部环境亦将好于2009年。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秘书长雷平喜:09年1-9月我国累计生产粗钢42040万吨,中国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重达到48.5%,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生铁产量40631万吨,同比增长11.1%,进口铁矿石46936万吨,同比增长35.7%,世界钢产量下降减少的铁矿石需求量基本全都让中国拉了回来。 受国外资源的控制、进口方式、定价机制等因素影响,我国进口铁矿石面临诸多风险。一是资源不可控,二是运输风险过大,三是缺乏国际铁矿石定价权。2010-2015年,我国自产铁矿石将达到11-12亿吨,自产铁矿和海外权益矿能够满足我国钢铁原料需求的70%左右,初步具备立足国内,打破国际铁矿石垄断,创建国际铁矿石市场新格局和铁矿资源安全稳定供应体系的物质基础。
南京钢铁集团董事长兼CEO杨思明:铁矿石长协价格上涨的幅度在5-10%左右,铁矿石的供需关系方面三大矿山仍拥有主动权,但中国海外投资铁矿石项目未来几年实现达产后,供需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铁矿石价将大幅下跌。另外,海运费上涨对于钢厂成本影响要远大于铁矿石价格上涨,这是由海运费大幅波动性和绝对价格较高决定的。
中国炼焦行业理事长黄金干:由于钢铁行业强力拉动,1~9月全国25369万吨产量中,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焦炭产量8613万吨,同比增长4.42%;其他类型焦化企业焦炭产量16756万吨,同比下降0.10%。焦化产品出口市场大幅萎缩,出口焦炭36万吨,同比下降96.7%;煤焦油、粗苯等焦化产品出口均下降80~90%,且均转为净进口2010年钢铁-焦炭市场仍难乐观。明年钢铁市场仍将有着5亿吨以上的需求,拉动焦炭需求仍将在3.3亿吨左右,但钢铁-焦炭产能过剩加剧,供求关系矛盾突出,市场价格仍将低位波动。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谭乃芬: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77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5%;新承接船舶订单169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0%,其中9月新接订单594万载重吨;截止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9240万载重吨,比年初手持订单下降6%,比上月底增长0.8%。预计2009年造船用钢总消耗量约为1330万吨,其中船板为1170万吨,型钢及球扁钢为120万吨,管材为40万吨。 从目前我国手持新船订单可以看出,如果不出现大规模的撤销船舶订单,到2011年我国完全具备造船产量达到5000万吨的实力,届时我国全部船用钢材消耗量将增加到1700万吨-1800万吨之间。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2009年前3季度,家电行业整体向好,特别是国家实施家电下乡计划后,对家电市场的拉动明显。但是,出口市场仍在萎缩,同比变化依然稳定在-18%左右。2010年行业展望,目前全球经济已经渡过了最困难时期,开始了全面复苏。 预计2010年的世界家电市场需求将有所提高,促进中国家电行业的出口复苏性增长,但还很难很快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预计年增长率在15%左右。
综述:今年在国内大幅经济刺激计划带动下,钢铁行业产能及产量迎来了大幅增长,下游基建、房地产、家电等行业增长加速,钢厂利润率也有明显增加。全球1-10月累计粗钢产量98214万吨,累计下降13.5%。其中10月全球粗钢产量1.12亿吨。在1.12亿吨当月产量中,中国产量5175万吨,国际社会生产6025万吨。10月全球粗钢日均产量361.9万吨,同比增长13.1%。很显然,这只表明与去年10月全球粗钢减产状态下的同比增长。其中中国10月日均粗钢产量166.9万吨。但国外需求延续疲弱,中国以外10月粗钢日均生产水平达到195万吨,与危机前的正常日产240万吨相比,实际下降18.75% 。目前国际钢铁企业仍承受着减产的压力。与上半年减产超过30%相比,钢铁产量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短期来看,原材料方面铁矿石价格继续上涨,印度限产出口减少,印度出口到中国的现货铁矿石价格本周突破了100美元/吨。海运费强劲上涨,与两个多月前相比,这轮中巴、中澳海运费累计上涨近一倍。终端销售电价的平均上调幅度在每度2分钱左右,钢材冶炼成本同时也将上涨约10元\吨,而随着冬季的来临,煤、电供应都会趋于紧张,钢厂的成本无形中又会上升。
整体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钢厂成本抬高,将使得钢材价格支撑逐步抬升。但是进入12月后,钢材市场价格受高库存压力和冬季北方建筑施工进入淡季影响,资源过剩压力仍将是制约价格上行的主要因素。虽然国际钢材市场向好的趋势演变,但是其缓慢的变化过程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钢材市场12月只能延续着价格低位波动前行的大趋势。